端午小長假各商場賣力吆喝,消費者卻并不買賬。小長假期間52家重點商業服務業企業銷售額相較于去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相比之下,電商們的生意卻越來越好。
對此,一位百貨業業內人士表示,受今年春夏氣候不穩定影響,商場從4月份以來就開始頻繁促銷,這直接導致了市民購物疲勞。再加上頻繁的返券、滿額贈禮等軟性促銷方式已成為雞肋,消費者自然不買賬了。
比起商場、超市,今年端午節各電商網站的生意似乎更紅火。記者上午在當當網、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淘寶天貓等多個網絡商城看到,從本月18日開始的促銷吸引了大批網購族們的購物欲,不管是服裝區、家電區還是圖書、家居專區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貨情況。為了保證第一時間送貨,亞馬遜中國更推出了夜間送貨的承諾,這也令網友表示“太貼心了”。
折扣方面,在當當網某服裝品牌旗艦店,參與促銷的產品包括T恤、襯衫等,市場價最高的促銷商品1399元,限購價格區間在119元-699元之間。這絕對比商場促銷后的價格要低。
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促銷大戰已經給部分電商網站帶來了單秒訂單過萬的銷售奇跡,雖然端午節期間的銷售額目前尚沒有統計,但是預計將會超越此前的紀錄。 文/記者 王伶玲